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徒步沙漠前预备姿势有哪些 沙漠徒步前的准备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03
摘要:一、徒步沙漠前准备知识有哪些? 探险总是和危险联系在一起,但周密的计划、细致的准备会将风险降低到最小,这也是探险者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信心所在。 徒步沙漠  1.探险季节的选,徒步沙漠前预备姿势有哪些 沙漠徒步前的准备

 

一、徒步沙漠前准备知识有哪些?

探险总是和危险联系在一起,但周密的计划、细致的准备会将风险降低到最小,这也是探险者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信心所在。

徒步沙漠 

1.探险季节的选择

我国沙漠多分布在西北地区,属于干燥气候带,昼夜温差大,夏季酷热,温度高达摄氏50—60度,冬季严寒,温度低达摄氏零下20—30度;雨量极少,大多数地区全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;风多而大,特别是风口地带,狂风到来,飞沙走石,内蒙至新疆一带的沙漠每年四月有季节性强风,常形成沙流。鉴于这些气候特征,选择探险旅行季节时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风季,通常应选在9月至来年3月之间。 2.制定线路和战术

制定探险路线和战术时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,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制定出力所能及的探险方案。 

全自助式沙漠探险

制定这类探险方案的原则是: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或集体协作在沙漠中有限度地探险。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冬季探险,白天平均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,一般探险者携带的所有装备、食品、水在沙漠中生存活动也不能超过7天,行军距离在100公里左右。由于这是全自助式无后援沙漠探险,探险者出发时要背负所有的装备和给养,第一天是在高负重情况下行军,对探险者的体能和毅力都构成严峻的考验,根据探险行程,可以在宿营地有计划地预留部分食品,作为返程时的补给。    

协作式沙漠探险

协作式探险可分为无后援式和有后援式。无后援式是指进入沙漠后,就失去了后方的一切人力、物力的支援,只是在驼队的协作下纵深沙海,大多数探险队采用这种方式。但这种探险也是有限度的,因为骆驼在沙漠中负重也不能超过200公斤,在冬季,骆驼每隔7—10天也要饮一次水,一次饮水量也在100公斤,所以一般探险天数在10天之内,行程在100—200公里之内。有后援式沙漠探险适用于长距离的沙漠穿越,属于大兵团协同作战,耗资巨大。比如,90年代初期,中日和中英两次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。小规模穿越队伍在驼队的协作下,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00公里处东西向穿越,数只支援队用上百峰骆驼,从沙漠南缘的国道出发,每隔150公里向沙漠纵深100公里处投放补给品。

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

二、徒步旅行行走有哪些技巧?

徒步旅行就是指沿着山间小径行走,徒步旅行和登山还是有区别的,徒步旅行线路可长可短。徒步旅行深受人们的喜爱,其原因就在于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另外,一路上的奇花异草、珍禽异兽也为徒步旅行增色不少。徒步旅行是户外最普遍的户外运动方式,但是不同的路况、     徒步旅行就是指沿着山间小径行走,徒步旅行和登山还是有区别的,徒步旅行线路可长可短。徒步旅行深受人们的喜爱,其原因就在于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另外,一路上的奇花异草、珍禽异兽也为徒步旅行增色不少。徒步旅行是户外最普遍的户外运动方式,但是不同的路况、不同的人群,有不同的行走技巧。    一、调气和上坡步法      呼吸与步行的配合是重要的徒步技术,尤其是在背重装上坡时。在上坡起步时,一定要放慢脚步、接着要遵循吸一口气,踏一步、接着吐一口气,再踏出一步的法则上攀;倘若依此规则上攀陡坡数步,即感喘不过气来,则应将步代缩短,然后断续遵上述的呼吸步伐;如果一开始行走陡坡2、 3个小时都不必休息和喘息,就代表您己经成功这调气步法了。当然在爬更陡的坡,背更重的背包时,则需一吸一吐才往上移动一小步的方式前进;另外,提醒你,吸气时需用力的深呼吸,如此不但供气可以增加,调气也能做的更好,高山症发生的机率也会降低。   二、休息步      这步伐是每上一步时,后边的脚一定要打直,只有将大小腿打直,体重和推力,才能完全由腿来支撑,如此才可以让大小腿肌肉,得到些许的休息;反之,膝盖从未打直,当然肌肉容易疲劳过度,甚至发生大腿抽筋。   三、上下碎石坡的步法     上下不太陡的碎石坡,需将鞋底完全接触碎石坡斜面,如此才能利用最大摩擦力,容易而省力地行走于碎石坡之上;若因害怕跌倒而采用横行步伐或用脚尖用力沟,反而很费力,若遇较陡的碎石坡时,可借助大小腿之力,将鞋平推入碎石坡,或推出一踏足平台才上移;下坡则可利用脚跟下踩的力量,让碎石坡出现一踏足点后,才继续下移步伐。另外也可利用山径上的石块来走上坡或下坡,让自己如行于平坦地面般舒适,这也是另一项实用的步伐技术;但在利用石块时,要踩在重心的位置,不然很容易造成脚踝扭伤哦!倘若您能勤加练习,后来连会滚动的石头,也能助您行走自如。

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

三、户外徒步怎样将娱乐与安全结合?

驴友徒步户外肯定不简单的是走旅游线路,走景区,那不是驴友追求的,也不叫回归自然。那么在户外徒步的时候要怎样将娱乐于安全结合起来呢?

徒步纪律   

一、绕远路找乐趣     有时候要有意识地去绕远路,那样你会发现别有一番乐趣的。如果对环境有起码的了解而不至于迷路的话,不要走同样一条路,不妨绕远路、看看周围环境,因为气候、季节的不同,环境会有不一样的变化。那时你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赏,说不定有新发现哦。长时间走路,最好以同样速度前进。   

二、偶尔离开正道     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,正所谓好的风景都藏在人少的地方。不妨离开正道,或某条沟谷或某段丛林或某座村子或某某小道去走走去看看,你感受到的也许会更多更丰富。路本来就是人走出来的嘛,当然要避免走过于危险路段,从而享受披荆斩棘开路的趣味。只要你离开得有技巧,进退有度,你就会越悠闲越有乐趣。   

三、适当进行休息     没有明文规定,走多少路,应休息多久,大概平地走50分钟,休息10分钟;山坡路走30分钟,休息10分钟。休息过长,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变得迟钝。体息时不必直接坐在地面上,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块上,这样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。休息时和出发前,做些轻微的屈伸运动,帮助身体活动。膝部屈伸运动,可消除疲劳。   

四、协调节奏速度     长时间步行避免疲劳的要领是:把步幅放小,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。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,加快速度来走路。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。如果是长时间走路,不要慌忙。眼睛看前方,不要看鞋子,手轻握,脚踏出后,膝部伸直。不要将手插在口袋里,而另一只手拿着行李,如遇到意外时很容易跌倒受伤(如手冷可以带手套)。   

五、保持良好心态     我们走路的时候,不要在走路的过程中就想着如何去走,如何走好路。把走路当成目的和负担。其实走路和呼吸一样都是非常自由的事情,不要让自己的大脑为了走路耗费太多的精力。认真去走。刚开始训练走路,在平地上,最少要走15分钟。练习快走时,我们呼吸会加快、出汗、小腿肚、脚底、腹侧都会发痛。逐步练习你的感觉则会越来越好。走路的实质和赛跑一样都是很需要技巧的。   

六、注意精力集中     在行走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,即集中精力,不要边走边说笑和打闹。在行走过程中应尽量少讲话,更不宜大声唱歌,这样会消耗你的体力。

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